首页

免费的叮叮女王

时间:2025-05-29 14:59:43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78208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智慧口岸“属地直通”模式落地新疆喀什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气象台今天17时05分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预计6小时内,卓尼县完冒镇、阿子滩镇、申藏镇、杓哇土族乡、藏巴哇镇、恰盖乡、康多乡、洮砚镇等部分乡镇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2024年在京台胞小学生暑期研学活动启动

龙南香火龙是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由于龙南香火龙不像别处的香火龙那样分节或者分筒,而是连续不断的长龙表演,所以表演时整条龙此起彼伏,星光闪闪,栩栩如生。加之呼龙语、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贯穿始终,使得龙南香火龙表演热闹非凡,扣人心弦,气势恢弘,场面壮观。

“走进博物馆过大年”再次走进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车行风景道,除了大面积的“绿”,近半年又多了鲜亮的色彩。武夷山市林业局将山樱花、枫香、乌桕等阔叶树补植在单一的针叶林间,“来武夷山,不光可以看山,沿途道路的风景也不错。”局长李发智说。

南昌大学2024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双选会举行

今年58岁的付女士向记者反映,此前电话办理PIN码(个人识别号码)查询业务,她反复听了3遍冗长的语音播报,才在AI客服语音播报的最后一项说明中找到人工服务的选项。付女士直言,这种流程对于一些操作受限的老年用户尤其不友好。

《大美云南》:“活·力”

谭雷表示,“鸡蛋壳”与常规的隧道施工工艺十分不同,他们并没有在洞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衬砌,使得原本可能会达到30-40厘米的结构,减少到了10厘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